信息工程学院第三十一期积极分子培训班党课第三讲丨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的红色基因

作者:时间:2025-05-16 浏览:14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学子从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中感悟科技报国的红色基因,激发新时代信工学子的使命担当,5月14日,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三十一期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讲。本次党课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讲,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首先,柏书记以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艰难起步为切入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救国”到“科技报国”的理念转变。她提到的第一代“拓荒者”在困境中怀揣信仰,用科学挺起民族脊梁的奋斗历程深深打动了在场学员,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的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接着,柏书记聚焦我国计算机人自主创新的征程史,以“玻璃房子”事件引出慈云桂团队研制“银河-I”巨型机壮举,又列举龙芯团队打造“中国芯”的例子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学员们从这些故事中深刻体会到“争气”二字的分量。

而后,柏书记通过华为“备胎计划”转正、鸿蒙系统突破“卡脖子”等案例,阐释新赛道上红色基因的延续,鼓舞学员们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接续奋斗。

最后,柏书记启发学员们思考:作为信工学子,在建设科技强国中能做什么?大家一致表示作为未来的IT人,要以‘红色代码’写入青春,为打造‘中国芯’贡献智慧。

本次党课以计算机发展史为脉络,将科技自强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通过重温中国计算机事业奋斗历程,使信工学子们加深了对专业领域的认知,深刻领悟了科技报国的精神内涵。今后,他们表示要将这份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持续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勇毅前行。

通讯员:叶超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