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实践 | 信工学子“归巢”行动:以青春之名,共绘家乡网安新画卷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代浪潮中,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学院深知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精进专业技能、勇担时代使命,并持续提升自身的社会化能力,学院紧跟学校步伐积极组织并开展了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激励学生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领域勇立潮头,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青年先锋。
寒假期间,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开展“网安卫士”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实践活动。他们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共同参与活动,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并深入讲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在互动环节中,居民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的经历,大家在热烈的氛围中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使“智慧乡村”建设更加坚实有力。
部分志愿者采用传统的发放宣传单形式,深入农村地区开展网络安全科普工作。他们广泛搜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个人信息泄露等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资料,精心整理后印刷成宣传单页,深入农村地区发放给村民。尤其针对不熟悉电子产品、对网络安全知识了解较少的老人,志愿者们耐心讲解,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接收到重要的网络安全信息。这种传统方式虽然效率相对较低,但却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那些较少接触新媒体的群体。
实践期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材料。针对AI换脸诈骗等新型网络诈骗形式,他们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真实案例,详细讲解AI换脸技术的原理及诈骗手段,从获取他人面部数据的非法途径,到利用软件进行图像合成和视频剪辑的具体步骤,无一遗漏,让居民们全面了解潜在风险。此外,志愿者们还深入走访各地的科技馆、少年宫,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从娃娃抓起,为筑牢全民网络安全防线奠定基础。
在此次寒假返家乡实践中,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将温暖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走进儿童活动中心,陪孩子们玩游戏、辅导作业,用悉心的关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走访老人家庭,帮忙打扫、采购、检查电器安全,并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扫码支付等,让老人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志愿者们的行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让温暖在社区流淌。
在此次寒假返家乡实践中,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将温暖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走进儿童活动中心,陪孩子们玩游戏、辅导作业,用悉心的关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走访老人家庭,帮忙打扫、采购、检查电器安全,并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扫码支付等,让老人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志愿者们的行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让温暖在社区流淌。
通讯员:曹岳雯